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好工作一定要分享给你!

专门的法学院校招聘参见本次推送第8条。下面播报的是需要一定条件才可以报名的好工作。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储备人才招聘和选调生招录公告

招聘简章

为深入落实人才强区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集聚优秀青年人才,优化松江人才队伍结构,为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智力支撑,上海市松江区面向海内外高校招聘储备人才60名,其中,党政机关和重点事业单位30名(含上海市选调生计划15名左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30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储备人才招聘

(一) 招聘对象和条件
1、2020年7月底前毕业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1995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1992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1989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2、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
3、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具有突出调研(科研)成果、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优先。
(二) 培养目标和扶持政策
1、党政机关和重点事业单位储备人才
(1) 直接录用为事业编制人员。培养周期为三年,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
(2) 根据实际需求优先安排租住本区人才公寓,并享受为期三年的优秀储备人才住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500元,第四年起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租房补贴政策执行。
(3) 符合上海市选调生资格条件的,推荐参加上海市选调生选拔计划。通过专项考试的,录用为公务员;外省市户籍且家庭在本市无产权住房的,试用期一年内享受住房补贴每月2500元,第二年定级后按政策享受公务员住房补贴。
2、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储备人才
(1) 享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储备人才一次性生活补贴2万元。
(2) 根据实际需求优先安排租住本区人才公寓,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政策享受租房补贴。
(3) 享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企业人才薪酬扶持等政策。
(三) 应聘方式及相关事项
1、本次招聘统一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有意者可登录“G60人才直达车”微信公众号“微官网”栏目查看,下载并填写《上海市松江区招聘2020年应届毕业生报名表》(附件1)发送至:sjrckfk@126.com,邮件标题注明“2020储备人才招录+姓名”。
2、网上报名时间截止到2020年1月31日。
3、招聘流程:根据岗位报名情况,从2019年底起分批次组织开展面试,并组织拟录用人员来松江区考察并签订录用协议。2020年7月报到上岗。
咨询电话:021-67848535

二、选调生招录

(一) 招录对象和条件
1、符合储备人才招聘条件;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有志于从事党政管理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4、具备下述条件之一:
(1)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 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担任团委或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校院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班长、副班长,以及校社团负责人一年以上;
(3) 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获得优秀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部或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4) 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部级奖学金,校级二等及以上奖学金。
5、具有正常履职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6、2020年上海市选调生公告中的其他相关条件。
(二) 选调程序及相关事项
1、自发布招聘公告即日起,选调生和储备人才同步开始接受网上报名。报名方式与储备人才相同,报考者应在报名表中勾选“同时参加选调生招录”,但需在2019年10月20日前完成报名。
2、选调生笔试与上海市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一并进行,意向人选经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相关程序后,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办理选调生公务员录用手续,并协助办理户籍迁移等相关手续。
3、选调生按规定实行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期满后经考核称职以上的,转任相关党政机关。
咨询电话:021-37735879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组织部

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9月26日

2020年度上海市杨浦区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上海市杨浦区青年储备人才招聘公告

招聘简章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吸引更多重点大学优秀毕业生到杨浦发展, 2020年杨浦区计划招录青年储备人才40人,其中计划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15人。
一、招录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二、招录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1995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1992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1989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年龄要求可相应放宽2年;
4、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2020年应届毕业生(上海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学历可放宽至本科),学习成绩优良,具备授予相应学位条件;
5、有志于从事党政管理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身体、心理健康;
6、至少具备下述条件之一:
(1)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 在招录高校就读期间,担任团委或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校院系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部长、副部长,班长、副班长,以及校社团负责人一年以上;
(3) 在招录高校就读期间,获得优秀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部或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4) 在招录高校就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部级奖学金,校级二等及以上奖学金。
  三、招录方式
杨浦区青年储备人才招录免笔试,经面试、体检、政审合格后签订录用协议,2020年7月报到上岗。
在2020年青年储备人才拟录用人员中,开展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定向选调,选调职位为上海市杨浦区区级机关职位。经上海市选调生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等相关程序后,符合要求的,办理选调生公务员录用手续,同时与选调人选签订五年最低服务年限协议,并协助办理户籍迁移等相关手续。
 四、青年储备人才岗位安排和薪酬待遇
 1、岗位安排:机关管理类岗位和部分事业单位重要岗位。
 2、用工方式:采取事业编制和企业用工两种方式,根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聘用期均为三年,逾期不再续聘。
 3、薪酬水平:研究生年薪约19万元,本科生年薪约18万元(含个人缴纳的各类社保费用及所得税)。
 4、其他待遇:储备人才培养期内,享受培训、体检等福利;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房源;符合落户相关条件的,协助办理上海户籍。
 五、选调生管理
 选调生正式录用后,上海市委组织部负责安排选调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基层培养锻炼(其中第一年为试用期),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选调生基层锻炼期满考核合格的,转任上海市杨浦区区级机关岗位。
 六、报名方式
本轮招录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27日。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采用网络报名形式,如有意向请关注“杨浦储备人才”公众号,将在公众号开通报名通道,并发布后续宣讲会通知。
 报名时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提供任职和获奖证明材料。凡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报名咨询电话:021-25033467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
2019年9月27日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单位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公告

湖州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江南城市,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下辖两区三县,总面积58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2万。湖州区位优势明显,高铁到杭州20分钟、到南京40分钟,到北京只要4个小时,沪苏湖铁路建成后到上海仅30分钟。湖州美丽宜居富饶,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湖州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活跃、社会最和谐、生态最优美的区域之一,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绿心、滨湖花园、人居典范、创业福地。“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既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最宜人居环境的赞誉,也是今日湖州生态的真实写照。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太湖新区列入浙江四大新区之一,湖州正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

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进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人才,助力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20年市级单位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本次计划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8名。具体招聘岗位、人数及要求详见《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单位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需求计划表》(附件1)。

二、招聘范围和对象

“双一流”高校(A类、B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国(境)内外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其本科为“双一流”高校(A类、B类)毕业。其中硕士研究生优先考虑具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人员。

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人员,以及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不列入招聘范围。

三、招聘资格和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无取得外国国籍或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等情况。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2020年10月31日前取得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

4、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0年7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5年7月1日以后出生)。

5、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6、符合招聘计划中规定的拟任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有失信记录、违法记录等情况的,不予聘用。湖州城市集团、湖州交通集团、湖州产业集团、湖州银行等市属国有企业在职职员不得报考。

四、招聘程序和办法

本次公开招聘按照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初审、组织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

1、发布公告。在湖州组织工作网、湖州人才网及相关大学就业信息平台发布公开招聘公告。同时,结合大学生政策推介活动,赴部分高校进行宣传推介。

2、组织报名。采取统一网络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2019年9月30日—2019年12月15日截止,逾期不再受理报名。报名人员须如实按要求填写报名表(附件2),并于规定时间内将报名相关材料发送至报名电子邮箱(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3、资格初审。报名结束后,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择优确定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并向面试对象发送《面试邀请通知书》,入围面试人员与招聘岗位计划数原则上不低于2:1。资格初审合格人数较多的岗位,可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预选,并结合学校、专业、学历(学位)、在校(工作)期间综合表现等情况,按不少于计划数5:1的比例确定邀请来湖参加现场面试的人选。

4、组织面试。在面试前进行资格复核,面试对象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就业推荐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如无法提供,由本人出具书面证明)。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办法另行通知。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格分为75分。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聘岗位人数1:1确定体检对象。

留学归国人员在资格复核时,还需提供国(境)外高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和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现场面试期间统一为应聘者提供免费食宿。应聘者按要求参加完现场面试后,可领取一定的往返交通费补贴,标准为:浙江省内300元/人、省外500公里以内地区500元/人、500公里以外1000公里以内地区1000元/人、1000公里以外地区1500元/人。

5、体检考察。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入围体检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放弃体检。考察参照公务员考录考察工作的办法进行。体检、考察环节出现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的,可视情按招聘岗位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6、公示聘用。经体检、考察均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并通过湖州组织工作网、湖州人才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拟聘用人选没有异议或反映有问题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五、相关政策

1、职业发展。首次聘用期限为3年。在招聘单位安排6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到市级重要部门实践锻炼,期限一般为2年半。实践锻炼期满,经考核,对表现优秀且岗位适应能力强的人员,可安排相应市属国有企业中层副职或下属企业副职以上岗位;其他人员一般安排相应市属国有企业重要专业性岗位;对表现一般的,首次聘用期满后可不再续聘。对工作表现突出、符合公务员调任条件的,可择优调入机关并担任相应领导职务。

2、薪酬待遇。在市级重要部门实践期间,实行年薪制(含个人所得税及“五险一金”等),按每月预发、年终绩效考核奖励的方式执行;博士研究生30万左右,硕士研究生24万左右。实践锻炼期满、岗位安排后,福利待遇按相关单位规定执行。

3、优惠政策。来湖工作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湖州市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博士研究生,可分期领取购房补贴35万元,可领取租房(生活)补贴1500元/月,可申请入驻人才公寓;硕士研究生,可分期领取购房补贴15万元,可领取租房(生活)补贴1000元/月,可申请入驻人才公寓。

4、咨询方式。拟报名人员对招聘岗位、所需专业要求等信息需要咨询的,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招聘单位的咨询电话已在公告附件1上列出。对招聘政策需要咨询的可与中共湖州市委组织部联系,联系电话:0572-3390657。

本公告未尽事宜由中共湖州市委组织部会同湖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附件1: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单位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计划表

附件2: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市级单位公开招聘特聘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

中共湖州市委组织部

湖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川省面向吉林大学选调2020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8〕17号)、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川组通〔2018〕54号)要求,现就面向吉林大学选调2020届急需紧缺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范围

(一)人员范围

吉林大学2020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全日制本科在吉林大学就读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2020年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全日制本科或硕士在吉林大学就读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2020年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

2020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是指:2020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2020年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和2020年全日制应届博士毕业生。

(二)专业范围

本科:材料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法学类、交通运输类、旅游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设计、工业经济、工业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类、地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仪器类、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化工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城乡规划、土木类、统计学类、电子商务类、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机械、法学、法律、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工业设计、工业经济、工业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能源动力、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保险、税务、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土木水利、统计学、应用统计、电子商务、会计学、会计、审计学、审计、财务管理、图书情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上述专业对应的专业硕士,也在专业范围内)。

以上专业名称均为一级或二级学科名称。凡所学专业名称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不完全一致的,报名时须在专业名称后注明专业代码。

省级“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培养对象,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研究生”“优秀硕士”“优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或“优秀团干部”;担任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主席、副主席(书记、副书记),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主席(书记)一学年以上;或报考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地区的,不限专业。

二、资格条件

报考人员除了应当符合《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规定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和户籍,且无国(境)外永久居留权。

(二)对党忠诚,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坚决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有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

(三)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身心健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服从组织安排。

(四)学习成绩优良,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应于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博士毕业生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

(五)18周岁以上,应届博士毕业生35周岁以下(1983年9月25日以后出生),应届硕士毕业生30周岁以下(1988年9月25日以后出生),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25周岁以下(1993年9月25日以后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人员相应放宽两岁。

(六)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含预备党员);2.具有参军入伍经历;3.获国家级奖学金;4.校级及以上“青马工程”培养对象;5.院系级及以上“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硕士”“优秀博士”“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团干部”;6.担任副班长以上学生干部一学年以上(含班级〈团支部、党支部〉正副班长〈正副书记〉,校、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中层副职及以上,校、院系协会〈社团〉正副职)。

上述条件均须在2019年10月24日前取得,其中:第3—6项须在本次选调范围内高校攻读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期间取得(第4、5项荣誉、称号等属省级及以上的,可不受选调高校范围限制)。

(七)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八)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1.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或道德品行问题的人员;2.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3.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4.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6.在公务员招考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人员;7.公务员(参公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8.现役军人;9.受过处分的人员;10.定向、委托培养或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人员;11.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三、选调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初审

1.网上报名。符合选调范围、资格条件的人员,认真阅读《公告》后,于2019年9月25日—10月24日,按网络提示注册登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http://www.sc.hrss.gov.cn),如实、准确填写《四川省2020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报名推荐表》(信息填报后不能更改,填写说明详见附件3),选择符合条件的职位报名(每人可报4个职位志愿,其中省直部门职位只能在第一志愿中填报),同时下载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在《报名推荐表》上传照片处下载)进行照片处理,并按网络提示上传照片。不按要求填报或提供、填写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即取消选调资格。

职位志愿系梯次志愿,在填报志愿时,应尽量形成梯次,避免扎堆报考导致落选。不得报考与选调部门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

2.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和照片质量检查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10月25日,由第一职位志愿所属的招录机关,按选调范围、资格条件和第一职位志愿要求进行。资格初审合格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不合格的,可在报名截止日期前重新选择符合条件的职位报名。

资格初审通过且照片质量合格的考生,须于2019年11月20日前登陆报名网站,按网络提示打印《四川省2020届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报名推荐表》一式两份,报所在院系审核盖章,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或就业主管部门在符合选调范围和资格条件的人员中核准推荐。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选调过程,任何时候发现考生资格不符,即取消选调资格。

3.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通过和照片质量合格的考生,凭身份证号、姓名,于2019年11月4日至11月8日登陆报名网站打印本人准考证(使用A4纸打印,黑白、彩色均可,保证字迹、照片清晰)。

(二)笔试

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卷面满分100分,分别占笔试成绩的50%。

笔试时间为2019年11月9日,考场设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区参加。考生应按准考证上的时间、地点,凭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

笔试各科成绩于2019年11月20日前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http://www.sc.hrss.gov.cn)公布。

省委组织部根据笔试情况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不能进入面试。

(三)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50%。省委组织部根据面试情况,划定面试合格分数线。未达到面试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不能进入下一环节。

报考省直部门职位人员的面试,在成都组织实施,面试时间暂定为11月25日。根据笔试折合成绩(笔试折合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按选调名额的3倍从高到低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人员名单(笔试有缺考科目者不得进入面试)。最后一名成绩相同的,一并进入面试。面试前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因考生放弃或资格复审不合格形成的缺额,不再递补。

报考各市(州)职位人员的面试,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实施,按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的考区确定面试地点,面试时间暂定为11月25日至31日。所有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上且未进入省直部门职位面试人员名单的考生,均可参加。资格复审在考察时一并进行。

面试具体时间和有关事项将于11月21日前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http://www.sc.hrss.gov.cn)、四川组工网“四川优秀大学生选调”专栏(http://www.gcdr.gov.cn)另行通知。

(四)确定进入体检、考察人员名单

在面试合格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中,根据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笔试折合成绩+面试成绩),按考生填报的第一职位志愿(第一职位志愿填报省直部门但未进入省直部门面试环节的,将其第二、三、四志愿分别视为第一、二、三志愿处理),由高到低确定各职位进入体检、考察人选。市(州)职位确定时优先考虑符合专业条件的考生;若符合专业条件考生数量不足时,可根据空缺名额、市(州)工作需要和考生情况,从第一职位志愿和视为第一职位志愿报考该市(州)的其他专业考生中确定。

总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折合总成绩高低确定名次;笔试折合总成绩相同的,先后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高低确定名次。

省直部门职位有空缺的,可在该职位进入面试的考生中按总成绩依次递补。无可递补人员的,可在参加了省直部门面试,但未进入体检、考察的考生中,根据省直选调部门工作需要和职位要求调剂递补。

市(州)职位有空缺的,在第二职位志愿和视为第二职位志愿报考该市(州)的考生中依次递补(仍优先考虑符合专业条件的人员)。递补后还有空缺的,在第三职位志愿和视为第三职位志愿报考该市(州)的考生中依次递补,并以此类推。对按第二、第三、第四志愿递补后仍有空缺的市(州),在所填志愿均未入围的考生中根据市(州)工作需要、职位缺额、职位要求、考生专业、总成绩等,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调剂递补。

已进入体检、考察人员名单的考生(含递补进入),不得参加递补。后续因考生放弃或资格复审、体检、考察不合格出现的缺额,不再递补。

(五)签约、体检、考察

2020年3月31日前,进入体检、考察的考生须将填好个人信息的三方协议提交至相关省直选调部门和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提交的,取消选调资格。

体检由省直选调部门、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公告发布后至本次招考体检实施时,如国家出台体检新规定,按照新规定执行。选调单位或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要求。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

考察由省直选调部门、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重点考察考生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道德品行,综合现实表现、专业特长、学业成绩、参加社会活动、遵纪守法、心理素质,是否符合选调范围和资格条件、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情况。

(六)公示。对拟选调人员,由省委组织部在四川组工网“四川优秀大学生选调”专栏(http://www.gcdr.gov.cn)进行公示。

(七)确定选调名单。公示期满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由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选调人选。反映问题影响录用并查有实据的,取消资格,缺额不再递补。

四、相关政策

(一)选调人员按所录用省直部门或市(州)党委组织部具体通知时间,持毕业证、学位证和要求的其他资料报到。超过规定时间且无正当理由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学位证或不报到的,取消录用。

(二)录用到市(州)的,由市(州)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职级空缺情况,结合考生所学专业、个人志愿、经历特长等,安排到市(州)、县(市、区)党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并按规定办理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录用手续。

(三)新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按照《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任职定级。录用后按照中组部有关要求,切实加强选调生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分批组织参加上挂下派,丰富工作经历。

(四)各级组织部门建立选调生信息库,加强对选调生的日常管理、跟踪考察。把选调生培养使用纳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对表现突出的选调生,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择优选拔进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或交流到上级机关和重要岗位。上级机关补充工作人员,拿出一定名额优先从选调生中遴选。根据各地人才工作有关政策,可享受相关待遇。

本公告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选调过程中有关调整、补充、提示等事项,将在四川组工网“四川优秀大学生选调”专栏(http://www.gcdr.gov.cn)公告。

考生不需要缴纳报名考试费和体检费。如有具体事宜咨询,可与省直选调部门、市(州)党委组织部联系(联系电话详见选调职位表,附件1、2)。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28—86740101

 

附件:1.省直部门选调职位表

2.市(州)选调职位表

3.填报指南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2019年9月17日

黑龙江2020年面向国内外重点大学招录选调生、招聘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告,10月8日前报名

为进一步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优秀人才到我省创业发展,不断充实我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力量,助推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我省决定2020年继续开展一站式招录(聘)工作,从部分国内重点高校和国(境)外知名高校招录(聘)选调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省属高校教师和国有企业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基本条件


2020年在校应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按时取得相应学位的优秀毕业生(不含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应届本科生、研究生,独立学院毕业生,民办高等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申请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各类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毕业生)。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为35周岁,条件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预报名


有意向的学生,请填写《黑龙江省2020年一站式招录(聘)预报名表》,于10月8日前发到指定邮箱(hlj2020xd@163.com)。

推广宣传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各市(地)委组织部、省直厅局、事业单位、省属高校和国有企业等单位,根据预报名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定推介院校,计划从10月中旬开始,采取深入院系召开座谈会、在网络和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召开推介宣讲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正式报名。

注意事项、联系方式


其他有关事项以公告发布为准。

联系电话:0451—82833105或18644052100

附件1:2020年定向选调生招录目标高校名单

大陆目标高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共42所。

港澳及国际目标高校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海德堡大学(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Z)、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苏黎世大学(Universität Zürich)、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莫斯科国立大学(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共计60所。

一位普通学子2020年考博的7个困惑!扎心啊!
浙江大学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医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783位博导招生)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直博生招生目录(近3000名博导招生)

浙江大学2020年“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理学+X”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信息+X”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农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文科+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2020年“海洋领域” 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19年第十二届光华法学国际夏令营学术能力测试直博候选人结果公布

全国30所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博士报名时间汇总(附招生简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